风水名家之作李淳风藏头诗,到底是真是假
袁天罡与李淳风是唐代时期的著名风水大师,在唐代,这两个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直至现在,袁天罡与李淳风都是风水大师中神一般的存在。本期的名人风水带你去了解李淳风藏头诗。 唐太宗贞观七年五月十九日,太宗问于李淳风
风水是关于宅居、冢墓营建中的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,它源于人们对命运算命与调整的心理需求,曹魏时期,名士嵇康与阮侃曾经就“宅无吉凶”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。本期的名人风水带你去了解嵇康的风水学论述
风水是中国古代社会民众较为重要的信仰之一,其影响不仅体现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,而且对士人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士人的态度、观念和立场,又直接塑造了风水之术的发展轨迹及风水信仰的历史形态。
曹魏时期,名士嵇康与阮侃曾经就“宅无吉凶”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。所谓“宅无吉凶”就是讨论风水是否真的能够决定或影响个人、家庭、家族乃至国家的命运。嵇康与阮侃的这场讨论,是中国历史上较早有关风水的系统辩论,对中国古代风水信仰发展走向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。
士人对风水问题的关注,与风水发展、演进的历史相始终。早在风水之术的萌芽阶段,就有士人就对其提出了批评和否定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载晏子所称的“非宅是卜”就是一个较早的例证。进入两汉时期,风水与儒家孝道思想及社会厚葬之风相结合,使得其市场急剧扩大,信仰阶层也逐步上移,风水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普遍信仰,这引起了一些士人的严重不满。
东汉社会批判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王充与王符,都曾对风水提出了批驳。尽管这种批驳只是一种缺乏思想深度的自发反思,但他们所提出的“吉凶兴衰不在宅”的命题,成为曹魏时期嵇康、阮侃辩论的先声。“吉凶兴衰不在宅”,被嵇、阮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,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辩题之一。
众所周知,风水是关于宅居、冢墓营建中的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,它源于人们对命运算命与调整的心理需求。因此,在信奉风水的人看来,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术数问题,而是一个需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的“命运”问题。
针对当时社会盛行的风水信仰,阮侃首先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观原因。他认为,人们之所以将“寿夭祸福”寄托于“安宅、葬埋”等种种风水禁忌之上,是因为人们不能够把握生命中“寿夭祸福”的真正原因,因为“不见性命”,不懂得“性命自然”,所以才“妄求”。
在阮侃看来,人生的寿夭穷通均取决于人所秉承的自然“性命”,并通过骨骼面相表现为外在的“相命”,即他所称的“万物万事,凡所遭遇,无非相命也。”人生一切都是由“性命”所决定的,祸福既定,人力无法改变,即所谓“祸不可以智逃,福不可以力致。”既然人的命运决定于“相命”,那么住宅、冢墓的禁忌自然也就没有意义。“三公”的住宅不可谓不吉,但让普通老百姓去住,并不能使其成为“三公”。
在“性命自然”理论基础上,阮侃还批判了“五音”、“时日”等具体吉凶推演方法。他说,地的吉凶就像一个猎人外出狩猎,丛林之中或遇到虎,或遇到禽。
对于猎人而言,遇虎为凶,遇禽为吉,而这和地的东西、背向等方位并无关系。住宅或葬埋之地的环境与方位是确定的,并不因为五行的变化而有所变化,所以,通过这些方法所确定的方位吉凶,并不可靠,人的吉凶主要取决于“福德”和“刑祸”。
【风雅颂易学网】真人在线算命一条街!
将阴阳五行合流并用的风水大师董仲舒
阴阳五行,可以分为阴阳与五行,两者相辅相成,互相平衡互相制约,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,这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。你能想象得到董仲舒也与阴阳五行有所关联吗?本期的名人风水带你了解将阴阳五行合流并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