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食节历史: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
节日期限时间:有五日、百五日、一月、三日和二、五、七日,较后变为一日。
由介休,太原郡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(如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)。
】节日别称:禁烟节、冷节、百五节
寒食节亦称“禁烟节”“冷节”“百五节”,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。
(1)每到初春季节,气候干燥,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,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。
(2)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,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,即是“禁火”,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,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,谓之“改火”或“请新火”。
(3)改火时,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,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,称为人牺。相沿成俗,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。
——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,史料有三日、五日、七日等不同说法。
——介子推被焚典籍
(1)西汉桓谭《新论·卷十一·离事》
(2)后陆续载于《后汉书·郡国志·太原郡》、《后汉书·周举传》、曹操《明罚令》、《晋书·石勒传》、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汾水》、北魏《齐民要术·煮醴酪》、南宋周密《癸辛杂识》、元代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等典籍。
——山西介休绵山
据《辞源》、《辞海》“寒食节”释义:春秋时,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,隐居介休绵山。
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,子推母子隐迹焚身。
晋文公为悼念他,下令在子推忌日(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)禁火寒食,形成寒食节。
故事简介:
春秋晋国故地山西一带祭奠介之推的习俗。
介之推乃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(后为晋文公)流亡时一位忠贞的追随者,后为火焚,举国哀痛。
《荆楚岁时记》云:“介子推(即介之推)三月五日为火所焚,国人哀之,每岁春暮,为不举火,谓之‘禁烟’,犯则雨雹伤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