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1》冬至在每年12月22日前后,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70度,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。过了冬至,太阳光直射点开始向北半球移动,白天逐渐加长,黑夜逐渐缩短。
《2》过了冬至,虽然昼渐长,夜渐短,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,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,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,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。
《3》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“数九”,每九天为一个“九”。到“三九”前后,地面积蓄的热量较少,天气也较冷,所以说“冷在三九”。
——冬至忌讳:
浙江杭州忌讳在冬至日扫地,当地人会在冬至前一晚清扫屋内外地面,称为“扫隔年地”;
湖州的老人和小孩子要早睡,据说冬至晚上是阴气较重的时候,而老人小孩阳气不足,必须避开,否则不利。
——二十四节气:
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
——含义解释:
“二十四节气”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,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国际气象界,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”。
——节气的划分:
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、气候、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。
》比如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反映季节;比如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反映的是太阳的高度
》其中冬至是一年中太阳高度较低的一天,夏至则是较高的一天,并且在夏至日昼较长夜较短,冬至反之,在春秋分日昼夜平分。大暑、小暑、大寒、小寒反映的是热度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