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十五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?道教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“中元节”;佛教中却称之为“盂兰盆节”。七月瓜果飘香,故而我们又将农历七月称作“瓜月”,关注
风雅颂易经网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 2019年农历七月的内容吧!
七月十五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?
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被称为施孤、鬼节、斋孤、地官节、盂兰盆节,其实一定意义上,中元节归属道教,盂兰盆节归属佛教。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“盂兰盆会”,佛经中《盂兰盆经》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,合乎中国慎终追远的俗信,于是益加普及。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,相沿成中元节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,还增加了拜忏、放焰口等活动。
盂兰盆节的来历:
盂兰实际是佛教的节日,“盂兰”为梵文,意为救倒悬、解痛苦。据“佛说盂兰盆”经记载,当时佛陀的弟子目揵连尊者,以神通力发现其去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,目揵连孝顺深切,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,谁知食物在咽喉中变为火炭,不能食用,痛苦万分。目揵连焦急忧虑,于是去问佛陀应如何救渡。佛陀告诉目揵连尊者到七月十五日那天,是解夏日,又是“佛欢喜日”,亦是众僧自恣日。这时候设斋供僧,功德较为殊胜。故此佛陀咐瞩目揵连尊者,在七月十五日那天,准备饭食百味五果、汲灌盆器、烧香燃灯,将世上较珍贵的食物都放在盂兰盆内,供养十方大德众僧。当众僧念咒加持,祈福消灾,使在世人增长福慧,先亡超度。后来目揵连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设盆供养及斋僧,合各大德威神之力,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。
盂兰盆节有什么意义?
根据经中佛所示,如果能在功德、胜会中供佛僧大布施,可令现世父母、六亲眷属,能脱离三涂,衣食丰足。乃至七世父母都能脱离饿鬼之苦,生于人天中,福乐无极。如父母在,更能福乐百年、长寿无病、无一切苦恼之患,所以身为佛子,为修孝道,应常念及过去仍未解脱之先祖父母,于盂兰超幽法会中供养上师大德,燃灯供佛作大功德,以报父母之恩乃利乐解脱十方孤魂饿鬼众生。
本文由风雅颂易经网,算命一条街整理发布,转载时请注明来源(周易算命:http://www.suansuangua.com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