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伏天怎么算?
按照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口诀确定数伏的第一天。事实上每年的三伏天日期都不一样,相应的初伏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日期,初伏的确立标准是以当年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准,每年夏至日那天起,用传统天干地支历法数到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天气了。
三伏天,一伏是十天,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。所以,划分三伏天,就是: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,为第一伏的开始天。
简单地可以用“夏至三庚”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,即从夏至后第3个“庚”日算起,初伏为10天,中伏为10天或20天,末伏为10天。我国古代流行“干支纪日法”,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,循环使用。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。
2019年夏至时间:2019年6月21日
2019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时间:2019年6月22日(庚寅日)
2019年夏至后第二个庚日时间:2019年7月2日(庚子日)
2019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时间:2019年7月12日(庚戌日)
所以,今年“数伏”第一天就是2019年7月12日(庚戌日)。因为初伏是10天,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7月12日-7月21日。
2019年大暑是数伏第一天吗?
答:大暑并不是数伏第一天,大暑节气的时间已经处于三伏天之中。入伏,意指进入三伏天。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,称为“伏夏”。“三伏”是指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。中国历法规定,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,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,初伏较早离夏至20天,较晚30天,小暑离夏至15天。在小暑之后大约五天左右才是正式入伏,而大暑距离小暑节气还有15天的时间,所以大暑节气是在入伏之后的节气,时间正在“中伏”期间。 俗话说“命好不如运好”,人的天命已定,惟一能好好把握的便是自己的“运”,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,快使用风雅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