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五月九毒日”?
九毒日一共有十天。具体日期就是:农历五月初五、初六、初七、十五、十六、十七以及二五、二六、二七,这九天为“天地交泰九毒日”及十四日为天地交泰日。农历五月俗称毒月,民间有“烂五月”之说,即农历五月,衣物,木料,藤制品很容易受潮,变霉,腐烂。可见农历五月,是一个细菌,真菌等微生物很容易繁殖的时候。
而大家都知道,性生活是人体正气的一种消耗。
在农历五月,外邪如此厉害的日子,如果我们不节制性生活,肆无忌惮的消耗正气,不正给厉害的外邪以可趁之机。
此时,对人体来说,就是非常容易生病的。
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,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。九毒日实际上就是位理学上的“虚”日,这段时间人们容易元气受损,因此适当的清心寡欲是符合天地人和谐之原理。
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,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、插艾草……等避邪驱毒的仪式。
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哪一天?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重午节、午日节、龙舟节、正阳节、浴兰节、天中节等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。
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,是龙升天的日子,即如《易经·乾卦》第五爻的爻辞所曰:“飞龙在天”;此时龙星既“得中”又“得正”,处在大吉之位,恩施普也,龙德显扬。
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、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,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。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,节俗内容丰富,扒龙舟与食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主题,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,至今不辍。
端午节,起源于中国,较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。
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,后裔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。
总的来说,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祭祀,把端午视为“恶月恶日”起于北方,注入夏季时令“祛病防疫"风尚,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,较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