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为什么要吃寒食?
清明节吃寒食:起源禁火旧制清明节吃寒食源于周代的禁火旧制,因为当时有逢季改火的规定,也就是在清明节期间不能生火,这个时候只能提前准备好冷食,旧时寒食节主要是吃粥。
清明节吃寒食:象征新希望
清明节又叫寒食节,寒食节的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,在古时候这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,象征着新希望、新生命。另外,清明节吃寒食还有一种“感恩”意味,强调对“过去”的怀念和感谢。
清明节吃寒食: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
从当下时代的角度看,清明节吃寒食也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,将“吃”上升为“文化”,也能够更好的宣扬我们的传统文化,使得中华文化流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
清明节吃寒食有何说法?
根据我们国家的民俗相关资料可知,清明节吃寒食还和介子推有关。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,据说在晋文公逃亡他国的时候,介子推曾割股为他充饥。但是晋文公在归国为君后,在分封奖赏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。介子推不仅没有夸功争宠,还和自己的母亲隐居于绵山。当晋文公想到介子推的时候,马上亲自去绵山恭请介子推。但是介子推已经不愿为官,并且躲在绵山里面。当时有臣子给晋文公献计放火焚山,逼介子推露面。
结果在焚山的时候,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。
晋文公知道了非常的伤心,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,宣布每年的这一天不生火做饭,要吃冷食,所以清明节期间就有了吃寒食的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