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神话故事中龙都以强大尊称,中国的龙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被人们所推崇,那么在众多龙中,较厉害的龙是什么呢?本期民族文化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上古神龙中较强悍的龙,上古神龙排名,一起来看一看吧。
1、烛龙
烛龙,别名烛九阴,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钟山之神,据《山海经》中记载,烛龙也称烛九阴,是人面蛇身的形象,赤红色,身长千里,睁开眼就为白昼,闭上眼则为夜晚,吸气为冬天,呼气为夏天,又能呼风唤雨,不喝水不进食,不睡觉也不休息。
烛龙是人脸蛇身的怪物,红色的皮肤,住在北方极寒之地,身长千里,睁开眼就为白昼,闭上眼则为夜晚,吹气为冬天,呼气为夏天,能呼风唤雨。
2、应龙
应龙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,相传黄帝战蚩尤时应龙斩蚩尤、夸父,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。
应龙,吾人已知乃黄帝神龙,曾以“杀蚩尤与夸父”(大荒东经)立大功者,今乃助禹治水,则亦当为黄帝之任命也。拾遗记卷二云:“禹尽力沟洫,导川夷岳,黄龙曳尾于前,玄龟负青泥于后。”“黄龙曳尾”,自即是“应龙画地”也,“玄龟负青泥”者,青泥当即是息壤,即“帝卒命禹布土”之“土”也。
应龙是生双翅,鳞身脊棘,头大而长,吻尖,鼻、目、耳皆小,眼眶大,眉弓高,牙齿利,前额突起,颈细腹大,尾尖长,四肢强壮,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。在战国的玉雕,汉代的石刻、帛画和漆器上,常出现应龙的形象。
3、青龙
青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,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,四象即是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四圣兽。从先秦时代开始它就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神兽,而到了汉代五行学说开始兴起,它的象征含义又多了甲乙与春季。 《淮南子》卷三记载:天神之贵者,莫贵于青龙。故而青龙或为四象之首。
4、苍龙
苍龙,有三种含义:龙名、马名、黄道东方七宿总称——青龙。汉族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,源于汉族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。苍龙的东方七宿–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,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,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,角是龙的角,亢是颈项,氐是本,而是颈根,房是膀,是胁,心是心脏,尾是尾,箕是尾末。
还有在龙心的部分,有人称之为‘大火’的,跟晴雨有关,又因为青龙属木,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。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,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,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,所以他有‘青龙生于郊’的祥瑞之兆的记载。
5、虬
虬龙是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,一说是无角的幼龙。《说文解字》:龙无角者。各本作龙子有角者。今依韵会所据正。然韵会尚误多子字。李善注《甘泉赋》引《说文》虬,龙无角者。
虬,龙子有角者(一说没有角的幼龙)。从虫,按,俗字作“虬”。
有鳞曰蛟龙,有翼曰应龙,有角曰虬龙,无角曰螭龙。——《广雅·释鱼》。按,龙“雄有角,雌无角,龙子一角者蛟,两角者虬,无角者螭也。”
驾青虬兮骖白螭。——屈原《涉江》
王逸曰:有角曰龙,无角曰虬。
郑樵《通志略》:龙子有角曰□,无角曰虬。
母龙曰蛟,子曰虬,其状鱼身如蛇尾,皮有珠。——《抱朴子》
又如:虬立(如虬龙般耸立。形容姿态骁勇矫健);虬虎(龙和虎。比喻英雄豪士);虬柱(雕绘虬龙的柱子);虬龙片甲(虬龙是罕见的动物,虽是一片鳞甲,也很难得。比喻贵重的物品)。
6、火龙
火龙:《清史稿》载:“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,须臾烟起,楼尽焚”、“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,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。
六月初七日,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、“五十六年六月,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,先大后小,长数丈,所过草木如焚”。
7、黑龙
神话中的黑色之龙。
《墨子·贵义》:“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,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,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,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。”
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于是女娲链五色石以补苍天,断鳌足以立四极,杀黑龙以济冀州,积芦灰以止淫水。”高诱注:“黑龙,水精也。”
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昔秦文公出猎,获黑龙,此其水德之瑞。”
唐杨炯《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》:“娲皇受命,杀黑龙而定水位;汉祖乘机,斩白蛇而开火运。”
8、雨龙
传说中行雨之龙。
9、云龙
云雾缠绕的龙。
汉王充《论衡·乱龙》:“董仲舒申《春秋》之雩,设土龙以招雨,其意以云龙相致。”五代齐己《春雨》诗:“云龙相得起,风电一时来。”前蜀杜光庭《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》:“犹风虎以相须,若云龙而感契。”《易·乾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孔颖达疏:“龙是水畜,云是水气,故龙吟则景云出,是云从龙也。”后因以“云龙”比喻君臣风云际会。宋陆游《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》:“云龙际千载,典册冠三公。”明张居正《圣母图赞·庆都毓圣》:“元云入户,赤龙在宫,遂开景运,万国时雍,济济岳牧,是谓云龙。”
《易·乾》:“云从龙”故称。唐张祜《忆游天台寄道流》诗:“云龙出水风声过,海鹤鸣皋日色清。”南唐沈汾《续仙传·酆去奢》:“﹝安和观﹞北五里有卯山……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见云龙、雷公、电姥,神鬼甚众。”当代阿袁(即陈忠远)《讲授张平子<归田赋>後即席感吟一绝》:“何期妙指五弦外,一径云龙泽畔吟!”
10、蟠龙
蟠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,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。在古代传统建筑中,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、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。
在中国,蟠具有“伏在地面上”的意思,蟠龙指的是伏在地上的龙或盘成一团的龙。但是蟠很多时候都用来指蚯蚓等地下的虫,含有不怎样高级的意思,所以有一种说法,蟠龙是逊于蛟龙的没角下等水龙。
传说
蟠龙施法
很多年前,天逢大旱,太阳曝晒,碧绿的庄稼田成了衰草地,翠绿的树木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杈。大地失去了生机,饥民遍地,叫哭连天。
东海龙王的第十五个儿子蟠龙时常偷跑到人间游玩,龙王知道后非常生气,就将他交给三元仙君严加管教。他聪明好学,三元仙君视他为宠儿,把那套看家本领——变幻莫测的仙术全教给了他。
一天,他又偷偷地跑到人间玩。可是,眼前的景象使他大为吃惊:已是播种季节了,田地里连个人影都不见,他看到失去了生机的大地,心象捅了刀子。他不再玩了,用三元仙君教给他的仙术,晃起那条灵巧的尾巴向空中扫了个半弧。霎时,天空布满乌云,接着“哗哗哗”地下起了雨来。
象甘露滋润着大地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,男女老少都涌向街道、原野。仰起脸来,让大雨尽情地淋个够,人们在雨中挥舞着,欢跳着……蟠龙降雨过后,那片绿色的世界又恢复了。人们相互祝贺道喜,感激神龙。
看到此情此景,蟠龙不愿再回龙宫中去过那寂寞无聊的生活了。他整日地巡回在千山万岭之中,旱了就给人们降雨;看到木船触礁,船工被恶水吞没,就引来水鸟为行船引路;看到凶恶的野兽成群结队在山里横行,危害百姓,他就天天将这些野兽驱逐;看到流行的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,就在大山上种下大片大片的药材……就这样,他不分昼夜地为人们忙碌着,为世世代代的人们造福。
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,而蟠龙却累死了,他的长长的躯体躺在了平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。由于他躺下时头枕在南方的土地上,那双明亮的眼睛也就留给了南方的人们,所以南方人的眼睛变得锐利起来,能看透山石,看到地下的宝藏,识得风水地理。而那条灵巧的尾巴伸到了北方的土地上,北方人借助龙尾,他们的脚也变得神气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