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要干嘛:
腊月二十三俗称农历小年,也有地方称腊月二十四是小年。小年,顾名思义,是跟春节这个“大年”相对的。小年这天,较重要的仪式就是祭灶神。灶神,也称灶王、灶君、灶王爷,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为司饮食之神,即掌管人间饮食。晋代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,并在小年这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报告。所以,人们为了灶神升天后能替自己和家人说好话,就在小年这天备好美食佳肴、糖品果蔬、醇香美酒恭送灶神升天,以祈求灶神能在玉皇大帝面前为自家甜言蜜语美言一番,并带着善报和福祉返回人间,庇佑家人来年顺利吉祥。也因如此,现在的许多地方仍然非常重视在小年这天祭灶神。
腊月二十四
掸尘扫房子的风俗,由来已久。按民间的说法: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新春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义,其用意是要把一切“穷运”、“晦气” 统统扫出门,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。
腊月二十五
推磨做豆腐,“腐”与“福”有相似的发音,做豆腐意味着“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”。在古代,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还有接玉皇、照田蚕、千灯节、赶乱岁等。如今,大多数人并不会自己做豆腐,而是常把剪好的“福”字倒着贴在窗户或者门上,这样表达了同样的意思,希望“幸福、福气”来到家里。
腊月二十六
春节传统汉族民俗“炖大肉”。民间谚语称:“腊月二十六 ,杀猪割年肉”,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。“年肉”讲究要吃红烧肉,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,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、富裕十足,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很多人在这一天期盼的。
腊月二十七
过年的前夕,民谚称“腊月二十七,宰鸡赶大集”。这一天,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,还要赶集上店、集中采购,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,例如鞭炮、春联等。
腊月二十八
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,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,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。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,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,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做好了容易坏,只有发面不爱坏。于是,腊月二十八这天就发面,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,这也是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。
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,还要“贴花花”,也就是贴年画、贴春联和贴窗花。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“桃符”,因为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。后来,随着造纸术的问世,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。
腊月二十九
除夕前一日,叫“小除夕”,家置酒宴,人们往来拜访叫“别岁”。焚香于户外,叫“天香”,通常要三天。 1、防止脖子受寒
常呆办公室的上班族,是不是颈椎常常酸痛,转转脖子,舒展前胸,身体里还有弹响出现,告诉你,这是发颈椎病的信号,冬天又是颈椎病的高发期,不注意脖子保暖,对颈椎不利。因此冬日出行,领子可以竖起来,或者戴一条围巾挡风,避免颈部血管受寒收缩,对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压等病患市民来说,对身体有好处。
2、防止鼻炎发作
原本鼻子就隐隐发痒的市民,较近是不是鼻子更难受了,没有感冒还流起了鼻涕?这是鼻炎发作了。医生说,不如早晨起来用冷水搓搓鼻子,让冷水接触鼻翼,可以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,对鼻炎症状有所缓解。
3、防止肺部受寒
感冒、咳嗽、流鼻涕,较近不精神的市民很多,老人和孩子较多,腊八节到了,多喝热粥,可以帮助驱寒,受了风寒感冒的市民,可以选用一些宣肺散寒的食物,上床睡觉前来一碗,再盖上被子出点汗,能感到好受一些。
4、防腰酸背痛
久坐不动的市民,除了脖子酸痛,气温偏低时晚上睡觉,是否感到腰背同样酸痛,甚至睡不着觉?有一套简单的健身操,可以试试,即用双手按在自己的腰眼部位,稍微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位置,每次重复数十次,有助于疏通带脉,减缓酸痛。
5、防止足部受寒
冬天也是做足浴的好时节。用接近40℃的温水,将其淹没踝关节,一次浸泡20至30分钟,其间注意添加热水保持水温,让足部泡到颜色接近微红,较后对脚趾及脚掌按摩数分钟。值得一提的是,足浴尽量不在饭后进行,身体不适者水温不应过高。
您可能还喜欢:
- 2020年农历腊月黄道吉日大全一览!
- 2020年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六是黄道吉日吗?
- 2020年农历十二月腊月初三是黄道吉日吗?